保护黄河,陕西从这儿“起头”

时间:2023-11-07 10:01:58
来源:当代陕西
作者:徐旻禾 赵娇娇

府谷是黄河入陕后流经的第一个县,保护黄河的“头”便从这里开始。

黄土高原,辽远而苍黄;黄河,壮阔而磅礴。驾车行进在沿黄公路,一侧是高山峭壁,另一侧便是奔腾的滚滚黄河,能近距离感受“万里黄河绕黑山”的气势,也能享受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的肆意。

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,府谷县资源富集与生态脆弱并存,在发展过程中,既深得黄河哺育泽润之利,又饱受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之苦。府谷县不仅担负着国家区域性生态屏障的重任,还承担着保护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职责。

“如果我们治理不好这条‘母亲河’,陕西其他七个县的努力很可能白搭。”府谷县委书记田小宁说。

府谷县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,通过修复治理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,复垦、复绿周边环境,逐步修复黄河生态系统,让黄河“绿”起来、土地用起来。

从单一到系统治理

府谷县从单一的防沙治沙升级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一幅荒漠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新画卷徐徐展开。

图片

黄河入陕第一湾  视觉中国/供图

“治理黄河流域的路还很长,我们必须做出一个示范项目,可复制、可借鉴、可推广。”府谷县水利局副局长张文彬说。2021年起,木瓜镇东梁村开始实施生态综合治理项目,将这里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。

2021年坡改梯、拦沙坝项目同时开工,二道峁、三道峁的荒山终于“披”上了绿装。

坡改梯项目开工之前,水利局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去村民家里游说,经常碰一鼻子灰,村民对干部的态度极差。

慢慢地,干部意识到村民对他们的防备心太重,尤其是上门做工作时。于是每次他们都会先和村干部提前沟通好,由村干部负责到每家走访。有些老人不接受新的事物,还要动员他们的亲戚、朋友、儿女做工作。

有村民想继续种地,村上重新分配土地的过程中根据地块位置的远近和地质条件差异,采取意向分配。干部们的努力村民看在眼里,最终赢得了村民的同意和支持,并结合村组实际情况,制订了土地调整方案。

府谷县域全境均处于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,境内山大沟深、地形破碎,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沟道侵袭都很严重,是实施拦沙工程的重点地区。

“沟道的土质层太薄,需要大量取沙,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施工难度和成本。”府谷县拦沙坝项目技术负责人孙旭伟说,施工过程中还遇到有煤田的情况,必须及时调整方案。

“黄河斗水,泥居其七。”黄河之“黄”,实为泥沙。因为挟带了大量泥沙,黄河历史上“多淤、多决、多徙”。黄土高原曾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。而今,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,陕北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现了从“整体恶化、局部好转”到“整体好转、局部良性循环”的转变,黄河流域的主色调也由“黄”变“绿”,这其中,拦沙工程的实施功不可没。

府谷县计划实施253座拦沙坝,2021、2022年已实施108座。项目的实施,不仅有效减少了入黄河泥沙数量,提升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水平,淤地、蓄水等功能的发挥,还能助力当地村民增产增收。 

“他们在石头上栽树”

驶过沿黄路,能看到绿色的山上星星点点的白色,像郁郁葱葱的绿树中开出的小白花。离近了才发现这些白色是育林板的颜色,也就是针对困难地段栽植树木所使用的工具。

2022年,沿黄路的绿化主要集中在栽植条件困难的路段,即第一山脊线以下的裸露坡面,这些部分不仅易发生水土流失,而且大多都是石头,石头山上大部分区域属于较难利用的石质山地,这给植树造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府谷县立足晋陕峡谷的实际,探索推行了一种新的造林方式——“垒石造林”。府谷人都说,他们是在石头上种树。

图片

府谷龙王庙长城烽火台  视觉中国/供图

垒石造林就是一锤一锤把大石块敲碎,垒成树穴,一点点把土背到树穴里,再回填起来种树,依靠这种方法解决土层浅薄问题。回填的土壤要跟肥料搅拌,给土壤增肥;为了应对兔鼠啃咬、风大刮倒的情况,还要栽植大苗,深栽深埋。由于坡面将近70度,根本无法利用人工运输树苗,于是转变为无人机运输,这样的方式一次可以运输四到六棵树苗,效率至少能提升20倍。

“哎呀,我就两三天没过来,咋就死了么。”高亚玲布满茧子的手轻抚着发黄的树叶,声音微微颤抖,略带哭腔。她发了会呆就掏出手机联系这块地的负责人,嘱咐他尽快来查看情况,是不是要重新栽种。

高亚玲在县林业局担任技术员,已经有20多个年头。2022年她开始跟进沿黄路的项目。站在石堡山的看台上,望着远处的山峰,她抬起手摸摸自己的脸颊感叹道:“看我皮肤黑成甚,糙成甚,就知道我们这几年有多费事了。”

府谷县对树木的成活率要求很高,工程招标时就得签好合同,以三年为期限,每年中、年末检查成活率,达到80%以上才能支付尾款。因此各个工程队长期驻派人手巡查,浇水、喷药养护,这样的工作几乎每天都在进行。

“看得见”的民生福祉

黄河治理多个项目的实施不仅为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,群众当下也能感受到生态恢复的红利。

孤山川的一条支流是新老城区的分界线,2022年以前,这里的河道淤泥堆积,河面漂浮垃圾,一到夏天,河水发黑发臭,群众开车经过都得关上车窗,一脚油门,绝不多作停留。

2021年中旬,这个地方终于褪去蓬头垢面。

府谷县投资了176万元清理河道淤泥,并且装上液压翻板,在汛期来临时能防止主河道泥沙冲入,日常关闭,便于检测水质。河岸上种植紫花苜蓿一类的耐旱植物,河道种植睡莲净化水质。

这条河道再也不是让人避而远之的存在了。市民们早晚会选择从这里步行通勤,下午7点多的时候,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沿着河道散步。

黄河流域的治理不仅让群众享受人居环境的提升,也能有实在的收入。

木瓜镇是府谷的农业大镇,被称为“中国黄米之乡”。覆土厚,土质松软,雨量稍大就极易发生水土流失。坡耕地项目的实施,在木瓜镇平整了7000亩高标准农田,连片的农田为木瓜镇的农业产业锦上添花。

府谷县农业投资公司以每亩地200—400元不等的费用流转了9000多亩土地,种植小麦、糜子、玉米等粮食作物。不仅如此,公司还帮助村民绿化村庄,实施门前灌溉。

府谷县农业投资公司项目负责人贺宇说,公司采用大型机械每天能耕种1500亩地以上,每亩能增产200斤,预计三年土地成熟后,亩产能增加400斤。

武家庄镇武家庄村耕地以山旱地、斜坡地为主,大型机械根本没办法耕种,粮食产量一直都低。

2022年,府谷县在这里实施坡改梯项目,配套了蓄水池、排灌沟渠、田间道路等设施,把曾经“跑土、跑水、跑肥”的“三跑”坡地,变成“保土、保水、保肥”的“三保”梯田。

2022年,府谷县在武家庄镇、府谷镇、清水镇18个行政村投资3750万元,新修梯田18751亩。

“项目建成后,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将达到76.84%,可有效控制地面径流和土壤侵蚀,切实提升耕地质量,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,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。”张文彬说。

责编: 魏锋